2025年6月30日-7月1日,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党委书记杜应发带队,联合学校法治工作办公室,前往揭东区锡场镇、普宁市里湖镇,开展 “法治护航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赋能基层发展” 专项活动。本次活动旨在结合两地发展实际,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基层法治建设及相关民生服务等核心领域,以 “法律、知识产权专业优势”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支持。同时向锡场镇、里湖镇赠送《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汇编》,助力提升基层治理者法治素养。
在揭东区锡场镇,服务团队针对当地电商聚集的特点,介绍了我校知识产权学科的专业优势、以及知识产权服务辖区小五金、服装产业电商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初步建议,包括为中小微制造企业提供专利挖掘、布局和申请策略,提升企业商标品牌培训,以及针对企业核心技术开展“专利+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搭建等,助力企业筑牢创新 “防护网”。
锡场镇政府对我校上述建议高度认可,表示镇上电商企业多,如何进行高质量专利申请、遏制制假、售假一直是难题,这些专业指导正是我们产业链升级急需的法治保障。
在普宁市里湖镇富美村,服务团队与里湖镇领导、东莞驻普宁里湖工作队及村干部聚焦农村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展开座谈。双方重点围绕“潮玩产业和知识产权” ,探讨东莞潮玩企业与富美村 “英歌舞” 文化 IP 的合作路径 —— 计划以 “英歌舞” 非遗文化为内核,推动产业化落地。服务团队实地查看了 “英歌舞” 道具陈列馆,详细记录文化符号特征,学校将依托法律服务中心,发挥专业优势保障富美村的文化权益,为合作企业扫清法律障碍,让“英歌舞”从乡村舞台走向更大市场。
服务团队还参观了富美村李存穆故居,感受先辈们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为此次服务活动增添了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特殊意义。
法社学院联合学校法治工作办公室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在知识产权保护、基层法治建设上的专业优势,从筑牢创新 “防护网”、守护文化 “根脉” 的视角,为两地在产业升级、非遗产业化中提供法律指导与专业服务。
(撰稿、一审:杨瀚博 二审:张建超 三审:杜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