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社工共成长优秀征文《社工相识相知路》
校园快讯
2015-05-12

      社会工作工专业是一个相对比较新且还未完全普及的专业,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还存在着这样的专业,虽说生活在东莞,社工在东莞发展也是在全国排名前列的,但是身边很多亲戚朋友还是不知道社工是做什么的,父母对社工了解不多,也不会抱有太大的认同感,但当初高考报志愿的那时候野只是考虑到专业的实用性,还有考虑到东莞社工的发展前景不错,就这样高考志愿报了社工专业,没有意外的就是上了大学我与社工开始了相识并相知的历程。
   历程总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总要经历一些质疑才会达到一个相对的认识程度。
   对于刚从紧张的高考中解脱出来的莘莘学子,每个学子对大学都有一种特别的憧憬,觉得大学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都会在内心里默默地描绘一个大学蓝图,我也不例外,憧憬着大学的美好生活,憧憬着我这个独特的专业是如何一个特别的专业,一次又一次将心里的那份蓝图虚构填补。直到真正进入大学校园并慢慢的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才发现心里虚构的蓝图在慢慢地瓦解,生活也是,专业更是,那时候感觉,现实与想象的距离真是相差太远,远的根本无法触及,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懵懂的我来说,那是一个怎样遥远的距离,我自己永远无法计算。我期待大学校园是如何一个美好的圣地,看到的却是在普通的不过的增大版的高中校园;我以为能过改变高中文科班阴盛阳衰的景象,谁知道没有差别,甚至男生更少,只有那么五个;我期待我的专业是如何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专业,却发现我的专业是如何一个低端被社会误解且社会地位不足的专业,尤其听到很多人都误以为是义工的时候……随着心理差距的拉大,我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加速度降低,对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质疑上加三分看不起。我自己也不知不觉的给自己曾经那么向往和期待的专业贴上了一个和那些没有一点儿专业经历的人一样的标签,我在否定和质疑中渐渐的拉开了与社工的距离,班上的许多同学也跟我有着同样的感觉,开始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应该重新读一个专业。这样的思想一直持续着,有时候因为别人的误解更是极度质疑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刚开始上大学,周末回家的时候,跟父母出去碰到一些亲戚朋友,他们知道自己上了大学,都会关心的问道:
   “咦,孩子,你读什么专业啊”,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啊?”
    每次他们问到这个,我都会觉得很尴尬,因为用课本知识解释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口语化解释他们总是误认为是义工或者志愿者。我总是用这种方法逃避这种让我曾经一度认为很难堪的时刻。就这样,我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质疑和讨厌的情绪一直存在甚至慢慢的加重,并没有因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而淡化,一度甚至开始厌烦这个专业,上课会觉得无所事事,经常不是看其他与专业无关的书籍就是玩手机甚至睡觉,同时也开始在慎重的考虑是不是该选择转专业,可是经过家人的劝说慢慢开始改变了态度,他们告诉我一开始选择了这个专业就应该坚持下去,不是半途而废,就算你选择了另外一个专业也会有这个你对这个专业的误解和不正确态度,而且转专业之后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专业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还要补修新专业的科目,也在想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能不能顶住这个压力。
    不单单我一个人会有转专业的想法,或者一些没有考虑过转专业的一些同学也开始对专业不敢兴趣,想着只要修够学分就好了,没有挂科就好了,能毕业就好了,带着混日子的心态去读大学。我们的老师也开始注意到我们的懒散,也想办法解决我们的困惑,给我们请来一些在职社工为我们上课,说说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困境,遇到困境时是怎么解决的,老师以这样的形式来提高我们的兴趣,上课的时候有时播一些电影或者访谈节目,结合他们来给我们讲解课本知识,以这样的形式来改变我们对专业的认同度,一定程度也改变了我们本来的想法。
    慢慢地,我开始重新认识并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开始关注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动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应运而生,它是这个时代的写照,也是这个时代的代表物。其实在中国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很早就开始出现了,民国时期实行的一些相关的社会政策以及延安时期毛泽东实行的相关政策都有涉及到社工知识,甚至追溯到更早,只是那时候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限,加上其他的因素,所以没有进一步太大的发展并特别抽离出来。而在现在这个特别的时代里,因社会需求,社会工作专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成长的春天。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特别感谢这个时代给予我们这个特别的机会。
    不知不觉已经是大二下学期了,一年多的学习让我对这个专业有了一个浅浅的认识,并让我有更加想深入了解的劲头。暑假时期参加了社会暑期实践,当中有和社工共同合作过几个项目,记得有次组织了一次走访居家老人,跟他们提起社工,他们都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义工、志愿者这样的角色与之相匹配,对于学历低的老人家们就觉得我们是在做好人好事,压根就不知道我们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对他们有好处的事他们都会特别欢迎,对于我们本专业的学生,这是让我们最头疼的事情,不过也说明了一点,社工的路程的还很长很长,需要我们用心去搭造这样一个通往社会明朗职业的社工路,让大家都知道社工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之一。
    说起社工,书上的普遍的定义是:社会工作(Social work),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专业助人的职业,从业人员是以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服务对象发挥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为社会公正为职业要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书上的定义是多么的高深,也难怪给别人解释的时候别人会很疑惑,而我当初接触这个概念也是觉得很不解,直到我慢慢的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渐渐的有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种意义上的理解,我自己觉得我是从心底从自身开始了解并认识这个专业,当我真正能够坦然的正确的解释出来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大二的乳臭未干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不敢妄下结论。每一个专业都有其理论支撑课程,社会工作专业更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课程,在内化自己的同时感受专业课的价值所在,当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而又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相辅相成,相信自己会对社工有更深的理解。
      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分支,它的前身是心理咨询,最早出现是在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发展相对成熟,而在中国大陆现在只是发展初期,香港和台湾的发展较为成熟,在大陆,珠三角地区发展程度较好较为成熟发展最为前沿,其他地区也开始慢慢发展起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渐渐地进入了人们的眼球,开始走入正式职业化的轨道,政府也正在努力加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工机构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可成立的背后,政府有没有发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社工专业的学生纷纷转行,行业流失率为什么会越来越低?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是否与中国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社会工作者社会地位的被认同感是否也相应了有了提高……未来的社会工作者将肩负起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重任。
      作为一个大二的社工专业的学生,期待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期待着以后自己的社工路,而现在的我会以最大的热情去学习这个专业,认真地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寻求各种机会进行社会实践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这样才更好的为将来的社工路作铺垫。
      社工之路,与你与我与大家同行着,愿未来更好,愿社工路更好!

(作者:曹巧然 13级社会工作一班)

手机扫一扫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