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社工共成长优秀征文《与社工共成长— 我的社会工作》
校园快讯
2015-05-12

      选择社会工作
      2013年,我高中毕业。由于高考分数不算理想,我便把目光放在将来就业更容易的一些专业上,比如护理学和社会工作。当时果壳网曾经有一个专题,是各大高校各专业的同学对自己专业的讲解,在那里我初步了解到什么是社会工作。我一直热爱社会科学,也关心时事政治,奈何高中时的知识过于局限,很难让我看得更远,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可以学到社会学的知识,也能运用一系列的知识助人,在东莞的发展前途也不错。于是最终我如愿考入东莞理工学院,进入社会工作专业学习。
       
前景与疑惑
       每个专业在大学第一学期时都有一门导论课,或由专业的老师,或由该专业领域的杰出人士给我们通过讲解自身经历,让同学们充分了解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和发展前景。在社会工作导论这门课里,老师跟我们说,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还有2012年多部委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等,都预示着社会工作人才将来的发展前景巨大。
      在东莞,大多数社会工作者都是由市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形式上岗,其中又分项目社工和岗位社工。每人每年的工资标准为7.6万元(税前,未扣五险一金)。这对于一个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来说,毕业以后能有此待遇已属不错。
      我们是东莞理工学院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用老师的话来说,我们是“黄埔一期”,身上肩负着发展东莞社会工作的重任。然而我班上的同学们,不是都是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这个专业,不少是被调剂过来的。在三个学期的专业学习中,也有同学因为对自己专业不太感兴趣,或者将来没有从事社工的意向,在课堂上容易分心走神。为此,我们老师也邀请过一些在职社工和一些NGO负责人跟我们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经历,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了解社会工作。在我们大一的时候,我们也曾举办了“社工梦·启航”系列活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知自己现在的专业。
      诚然,学习社会工作,将来不一定是做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们学到的如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专业知识可以应用到方方面面。我们也知道,社会工作人才因为薪酬问题而流失是全国社会工作界的一个共同性问题,跟东莞各机构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同工们聊天时他们也感慨社工的工作辛苦……我们的未来将是如何,也许是我们四年来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们与学校的社工
      “社工进校园促党建”是成洪波书记的“书记项目”,我们与学校社工在2013年秋季一起进入校园。学校的社工们在每年开学季都会有新生入学适应服务,也会为学生提供个案服务,现在也担任起学校的社区建设的任务。
      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社工是怎么工作,这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们是有较大区别的,他们未必能在校园里见到自己已毕业的师兄师姐的身影。由于专业相同的关系,我们自然和学校的社工有着更亲密的关系,得益于此,我们也获得了一些诸如新生宿舍走访,新生骨干团建等校内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机会。在我眼里,他们是我的前辈和朋友,认识他们接近两年,我看到的是他们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同学们的热情和善,也让我看到专业社工的工作精神。
      社会工作协会
      2014年5月,在三位专业老师的支持下,我们开始筹办社会工作协会。我有幸参与社会工作协会章程的撰写,也参与了当时协会预成立的答辩。同年6月6日,社会工作协会正式被批准成立。
      后来我成为了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实践部部长,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里,我带领我的干事们策划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与东泰社区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的“抗逆小莞家一日营”活动,还有与石龙镇中山东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合作的独居老人走访活动等……这一系列的经历更让我提前熟悉社工的工作流程,也认识到更多的同工,对于我将来的工作是一次很好的经验。
      现在,我们正在策划协会的品牌活动——社协杯。相信这次策划能让我和我们部门获得更多的成长和经验。
     
我与社工共成长
      进入东莞理工学院学习将近两年,也作为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见证了这两年来我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对我们专业的资源投入也越来越多,将来的社工实验室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会让同学们更加便捷高效地学习社工介入的技巧。
      这两年来,我也在思考社工的专业前景的问题,与别的同学相比,我自认为没有发达的经济头脑,不太适合去从事银行和金融业,我更宁愿从助理社会工作师做起。在课外实践和专业课程中找到平衡,才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没有理论支撑的社会工作者犹如瘸脚的跑者,总会被绊倒。社会工作将会伴随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使我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做一个出色的社会工作者。

(作者:梁俊藩13级社会工作1班)

手机扫一扫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