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学院2021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科技作品省决赛三等奖项目展示
项目名称:多元治理视阀下知识产权解纷路径探索
—基于深穗莞三市的实证调研
由法社学院龚红兵老师、吉海荣老师和沈亚萍老师共同指导,由井子懿、廖铭华等同学主持的“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路径探索” 项目组参加了2021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科技作品省决赛,荣获三等奖。
项目简介:本课题以穗莞深三市作为调研对象,遵循“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机制完善”的思路,深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建议。
由于疫情的影响,很遗憾暑假无法在广州和深圳两市开展实地调研。为顺利推进项目实施,东莞理工学院法社学院的大创项目法创团队成员积极整合利用线上资源,充分做好项目调研和构思工作,助力项目稳定推进。
一、集思广益,统筹规划
暑假伊始,团队成员便通过线上会议,沟通和交流本课题大创项目暑假的规划。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以及本课题调研对象的广泛性,项目以线上工作为工作重心,并以东莞市为暑假调研主要对象开展调研活动。线上工作主要包括全面做好三市调研计划,阅读本课题下相关文献并做好笔记并分享交流意见,以协助后续论文写作等。
二、博览文献,交流意见
团队成员在课题研究方向下,搜集阅读三市的关于多元解纷路径探索的文献。基于现有相关的研究学术成果上,深入挖掘可供本课题研究的借鉴观点和材料。项目负责人井梓懿同学及时跟进团队项目进度,定期通过线上会议反馈项目研究情况并集中向指导老师龚红兵、吉海荣老师汇报,老师们根据项目研究进度和困难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修改建议。团队成员积极交流意见,统一意见,促进项目工作进一步的落实。
附:文献目录(仅为部分)
1.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经贸合作研讨会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商峰会召开 朱永康 中华工商时报
2.供需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优化研究 韦景竹;操慧子 图书馆建设
3.广深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双城联动 覃成林 开放导报
4.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公证保护分析 曾毅 中国公证
5.粤港澳大湾区:以四大功能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 卢伟;李晓琳 中国经济时报
三、知行合一,立足实践
调研目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纠纷和矛盾也不断增多,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数量也持续上升。而多元化解纷机制以其所具有的灵活性、专业性、保密性、经济性等特征高效满足大湾区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需要。立足于知识产权纠纷内在特点与大湾区复杂法域背景,以实证研究的视角,选取具有市场、政策、区位优势的穗莞深三市为调查对象,结合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式特殊需求,探索三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的解决现实路径。东莞理工学院法社学院的大创项目法创团队成员积极整合利用线上资源,充分做好项目调研和构思工作,助力项目稳定推进。
调研过程
团队成员在暑假时期“云”调研了东莞市调解协会,东莞市东城司法分局,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东莞市商事调解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等法律组织。就东莞市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机制进行现状调研和分析。在诉讼方面,东莞知产方面以民事诉讼为主,呈现出整体增速快、增量大的特点。在行政方面,东莞市为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在仲裁方面,在劳动人事争议领域更加专业化。在调解方面,诉讼调解分流机制不断完善,调解规范体系逐渐形成。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对一些社区进行了有关知识产权的问卷调研。
同时,线上调研东莞市和广州市两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通过邮件发放问卷以及电访的形式,获取部分调研资源。
(上图仅为两市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调研的意义(效果)
通过暑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研,搜集问卷、分析数据以及从知产解纷组织访谈获得的一手信息,对本课题下东莞市、广州市两地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现状探索有重大参考意义和价值。综合博览的文献中涉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治理的观点和研究思路,团队成员从三市知产解纷机制现协同现状及应对措施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增加,团队成员对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纠纷解决路径的探索的有更深入的宏观把握。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本课题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挑战,团队成员在知识产权方向的知识储备有限,但学而知不足,通过暑假的学习沉淀,我们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在此过程,或有坚持的不易,或有迷惘的焦虑,幸有知识的力量,团队的协作,学院对我们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将继续好好努力下去,坚信迷惘的未来有着无限的惊喜。
(一审:龚红兵 二审:蔡贵峰 三审:杜应发)